山那边
作者:王洪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初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励志书,所以拿到书后先给女儿看,女儿一口气读完还意犹未尽。
我和女儿最喜欢的是书中塔拉母亲的一个神奇的动作,两根手指举起来在脸旁一撮,然后什么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我们甚至因为这个动作达成了默契,遇到某一个气氛时点,两个人会不约而同地伸出手指举到面前,然后一个眼神,手指一撮,会心一笑。
这本书在2019年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霸榜80周。作者塔拉·韦斯特弗,1986年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没有上过学,她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然后一路开挂,拿到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塔拉的传奇经历是励志的,从一个没有受过基础教育的女孩到著名大学的博士,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可以说是传奇。
但是,这本书让我感受更多的是,一个人完全可以走出阴霾,彻底蜕变。不断地否定自己,又不断地给自己鼓励,成仙还是成魔,全靠自己修行。
在爱达荷州的巴克峰山脚下,住着奇怪的塔拉一家。父亲是摩门教信徒,是一个偏执、极端、狂躁的人,父亲不相信政府,不让孩子上学,生病了不允许去医院也不让吃药。
受摩门教末日论的影响,父亲坚信世界末日终会来临,他组织家人修建储藏室,准备大量的食品装罐,以备世界末日到来,他们家可以继续存活。
塔拉有一个哥哥像极了父亲,性情狂躁到病态,看见塔拉涂口红或者穿着时尚,就会恶语相向,骂她是“荡妇”,甚至拳脚相加。
17岁之前,塔拉认知的世界是与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世界,他所有的常识以及对事物的判断都来自于这个极端不正常的家庭。直到17岁后,塔拉自学考上了大学。然后与过去斗争,在挣扎中一点点地接受现代文明,实现自我的救赎。
塔拉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原生家庭,经常有人分析“原生家庭之罪”,人生的各种不好,都归罪于原生家庭,一个人的成长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塔拉在写自传的过程中,回忆他小时候的各种奇葩遭遇。对有些事,她会打电话与他的哥哥们核实,她发现记忆是有情绪的。回忆是不可靠的。
比如她回忆小时候他的哥哥卢克在爸爸的废料厂干活,卢克的裤子洒上了汽油遇到火星着了起来。哥哥被烧得乱蹦乱窜,身上的火点燃了废料厂的杂草,腿上的牛仔裤都烧没了。当塔拉听到哥哥的哀嚎时发现他已经烧伤躺倒在院子中间。
塔拉那时10岁,她用大垃圾箱注满水放上冰块,用塑料袋包住哥哥的腿放进垃圾箱里帮助哥哥减轻痛苦,直到母亲回家。在她自己的记忆里父亲整个过程都不在场,因为她心里有怨恨,因为她觉得都是父亲的错,父亲不让孩子上学,父亲不爱孩子,让孩子一次次身处险境。
但是火是谁扑灭的?塔拉发现她的的回忆里存在bug。
废料厂连着草场,草场连着塔拉家的房屋。哥哥身上着了火慌不择路,在干燥炎热的夏天,随着哥哥的奔跑,地上的杂草被点燃,并顺势蔓延开来。父亲按住狂奔的哥哥,扑灭他身上的火,把他送回家,然后独自回去扑灭着火的山。28岁的塔拉,走出大山的塔拉后来脑补了这个画面。
这让我想到了《百年孤独》里的一句话“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程。”
“原生家庭的问题”只是一个不愿长大的成年人的托词。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功成名就,弟弟锒铛入狱。记者采访弟弟:“你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弟弟说:“我的爸爸酗酒,我的妈妈吸毒,你说我能怎么样?”;同样的问题问到哥哥,哥哥说:“我的爸爸酗酒,我的妈妈吸毒,我告诉自己,必须活得像个人样儿!”
塔拉说,我属于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既是逃离也是救赎,真正的成长与年龄无关,是一个不断地修复自我的过程。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我是盈科律师王洪英,山的那边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