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王璐琳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名叫哈罗德的六十五岁老人为了探望自己多年未见的朋友而踏上了徒步627英里漫长旅程的故事。
小说是围绕着明暗两条线展开的,明线是哈罗德与奎妮之间的友谊,而暗线是以倒叙的手法展开的哈罗德过往人生中的种种遗憾与失意。
01
“朝圣之路”的源起
在星期二的早晨,哈罗德收到了一封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信的内容是奎妮患了癌症,即将不久于人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和曾经的朋友告别。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想起了自己和奎妮在酿酒厂工作的点点滴滴,最终在他即将将回信投进邮筒的瞬间——他做了个决定,他要徒步从英国最西南部的金斯布里奇走到最东北的贝里克郡。87天627英里的旅程,他坚信只要自己走在路上,奎妮就一定能活下去。
02
过往人生的回忆
“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一个人的朝圣》
哈罗德走在路上,他忆起了奎妮......
奎妮曾是哈罗德在酿酒厂工作时的同事,她的外貌并不美丽,同事不喜欢她,老板也刁难她。她躲在柜子里哭的时候被哈罗德无意间撞见了,在后来点点滴滴的相处中,他们就成为了某种灵魂上契合的朋友。后来,哈罗德喝醉了酒,打碎了老板母亲的遗物,奎妮替他担了责,然而直到她被老板开除离开酿酒厂的那一天,哈罗德也未曾对她表达感谢,或是,道一声抱歉。
哈罗德走在路上,他忆起了自己的父亲......
他的父亲从战争中归来,性格变得易于暴躁,常年酗酒,最终将渴望自由的哈罗德的母亲逼得离家出走。在十六岁生日的那天,他又用一件军大衣将哈罗德赶出家门。对于年幼的哈罗德来说,母亲的爱是短暂的,父亲的爱是未曾拥有过的。尽管后来的哈罗德有了稳定的工作、完整的家庭,这些都不能弥补他对自己原生家庭的遗憾。
哈罗德走在路上,他忆起了自己的家人......
莫琳是哈罗德的妻子,也是哈罗德灵魂陷入孤独的助推者。莫琳与哈罗德爱情的初始是梦幻的,他们在一场舞会上相识,哈罗德跳着没有任何美感的舞蹈,而莫琳却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轻的野性和爱情的浪漫。后来他们有了儿子戴维,幸福本该就此平淡无奇地延续,然而“生活却又在多短的一瞬间不复从前”。戴维与父亲之间的不理解贯穿了戴维的整个成长时期,哈罗德情感表达的“冷淡”加剧了父子之间的对抗,他们的矛盾成为了这个小家爆发裂痕的引线,而戴维因抑郁症而去世就像点燃引线的火石,最终将哈罗德的灵魂“炸成”了孤独的碎片。
03
接纳遗憾的勇气
哈罗德六十五年的人生充满了遗憾,他所赖以生存的“舒适”像一个牢笼,囚禁了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生活平淡如水、毫无生气。独自一人的旅行,他沉浸在孤独里剖析自己。
面对友谊,他未曾勇敢;面对亲情,他从未向戴维表露过真实的自己;面对婚姻,他总是在问题来临时选择逃避。他欠过去了太多的遗憾,也使自己永远与受伤的灵魂作伴。
正如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总是托着受伤的灵魂,注定无法迈出轻盈的脚步。”哈罗德孤独旅程中的回忆使他陷入了反思的焦虑,他对曾经的种种忽略了太多,他不接受别人“不可思议的经历”,也不接受自己的生活有他不理解的东西。
他走着,回忆着,反思着,痛苦着,最终他接受了曾经的自己。
哈罗德遇到的加油站的小女孩说:“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我并不是说要......信教什么的,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我们曾经遇到的人或事、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下的我们可能无法理解行为当时所抱有的态度,会后悔、会愧疚、会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会陷入无休止对自己错误决定的谴责,但是就像哈罗德说的,也许我们都只是像他一样“欠过去的遗憾一些慷慨。”
周国平说:“我们都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漫漫中学会与自己和解,熬过漫漫孤独的黑夜,勇敢地直面过去的遗憾。